,考究火候、时辰,掌控上阿斗终究没实践过,颇有些欠缺。
糕饼实则是两种说法,糕和饼,常合在一起说,没人有意去纠正,经年头口上习惯,将错就错的事世人没少干,不独差这一笔糊涂账,林云芝也是跟着糕点师傅学经验,闲谈玩笑时说起。
糕饼师傅专擅制饼,裹馅的、蒸煮的、油酥的无一不精,详谈时说:“饼无非重在白面、脂油,骰子块没劲道,一掌宽正好,再大些就是糙,饼大馅多容易陈味是行规,糕点师傅一旦越矩,做出来的饼,不客气品评四个字--废物点心。”
“脂油这东西妙,少了干脆,多了腻味,正正好你才吃不腻,再精明的师傅,海碗大的饼再计较也拿捏不住里头逃不掉的油味。但糕不一样,糯米、粳米为主,多是搭黄实、白术、茯苓、砂仁、枣、胡桃仁、山药、芝麻,一分还是二两,全凭厨师功底摸索,只要不是以形哗众取宠,正常大小内,自然是越大味道越足头。”
糕饼师傅叹道:“漏了这其中关窍,才有清朝慈禧御膳房师傅的笑话,错把绿豆当王八”
有这层谨慎,模子大小她特地考量过,画了图纸送去与木工师傅定制,也就避开忌讳。
“嫂子,娘来了”
林云芝转头,见陶絮朝她招手,略有些诧异。
照理黄氏这节骨眼应当分-身乏术,年事琐碎,恰如雨后春笋,前一时顾不上后半会,犄角旮旯冷不丁冒出点“耽搁不起”,绊住手脚,一整日束手束脚的,要紧事办不了几样,眼见这批糕饼到最末收尾,不大用自己,交代阿斗几件要紧的地儿,随着出门去迎黄氏。
掀内帘入堂前时,陶絮扯了她一把,压着声音道:“同来的还有个喜婆,我悄下问过娘了,与她不是一道来的”
林云芝诧异,这就奇了,喜婆上寡妇门撞婆母,讲不好又是哪门子龙王庙被大水淹了,一大门热闹事。
进屋对头两家东西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