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倒不是说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多的是在细微之间,不然李氏觉着大家伙不可能都没察觉出不妥。例如,
临到用膳的时辰,老四就会老老实实待在大厅,同以往要人去喊比起来,大不相同。
且因的他,林氏动手也勤快了;凡老四溜达在大厅的时候,届时无论午食还是暮食甚至朝食,
那都是林氏掌厨。每回林氏做菜时都会问老四今日的喜好。
如藕夹是要咸口、还是要辣口;酥糕是要碎葡萄干酥皮的,还是要金桂玫瑰酱软馅儿的。烙饼要的猪肉馅葱馅儿的,还是要西葫芦鸡蛋素馅儿的、
每每这时候,
老四会一本正经的转过头,
认认真真问两者的区别。林氏通常会耐着性子答,没有不耐烦。待上菜后,陶家兴又会评头品足,对着吃食讲究和手艺夸赞。
相处方式,
怎么瞧都不像是叔嫂该有的,
倒像是...倒像是,李氏一时找不出词形容。直至酒楼里有对夫妇,李氏端菜的工夫见两夫妇的相处方式。
丈夫是个形貌俊朗的小郎君,
年纪不大,算得上是陶记里的常客。因成婚不久,夫妇最是情浓的时候。做什么都恨不得成双成对。
小郎君耐着心为发妻布菜时边说:“娘子尝尝这玉带糕,论起做法正道,还得是陶记的地道。蒸糕用的是苏州手法,用纯糯米粉作糕,分作三层,最底下先铺一层糯米粉,而后一层脂油,一层洋糖的累。不能累太厚了,免得蒸完上头都瘫糊了,下头的没熟;
也不能累太薄,太薄一锅子得不了几块,白费了那些柴火。陶记累的是六层,正巧一笼能出两份糕,咱们这应是上层的,你瞧着边角的洋糖,且是顶上不未沾的。”
那娘子闻言,拿柔情回看,又问:“那这上头岂非比下头要寡淡些?”
丈夫答:“非也,厨子聪明,累层的时候就算好上下,上的每层见洋糖就多用些,来提最上头的那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