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最让首都人民喜欢的,不光是小作者在最后对首都城寄托的美好愿望,说想要下一次还能再来将国营饭店的菜单全都吃一遍这样略显幼稚却又童气十足的期待。更多的,还是为这篇文章引人入胜,让人看了以后不自觉就会随着文章作者的视角代入进文章内容。
所有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仿佛都真的和这位叫苏秋月的小作者一起坐着火车来到首都,见识了那些风土人情,吃到了从前没尝过的美食、小吃,看过了国庆节的游园联欢活动,又依依不舍地怀揣着下一次还要来愿望再一次坐上火车离开了一样,看完以后是又开心于文章所带来的别样体会,又略显得有些许怅然若失,还想要继续看下去。
在这样深刻的情绪中,苏秋月就这样深入到了每一个看过这篇文章的首都人民心中。
大街小巷,工厂、办公室……随处可见的,都是在议论苏秋月和她那篇《“小”眼睛看首都》的文章。
“也不知道这位叫苏秋月的小同学下一次来咱们首都是什么时候,有机会的话我还真想给她当导游,带着她好好逛逛咱们首都城呢!”
“是啊,这小作者不光写风景人情好,写好吃的也好!自打看完报纸上的文章以后,我这是已经连吃了半个月国营饭店,将菜单上面大半本的菜品都尝了一边,尤其是小作者描写的烤鸭,我闺女儿子看完报纸以后也都天天嚷嚷着要吃,上个月的工资是一分没落,全交代到这吃上面了,也幸好我们两口子有存款,要不然啊,我媳妇儿天天吃的就不是烤鸭,该烤我了!”
“……”
随着这样的热议,苏秋月便再再一次成为了首都人民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不同于以往只有苏秋月一个人出名,在这篇文章中跟着出现的苏有粮和田凤娟则成为了首都孩子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家长”,省一高这个学校的名字更是被首都不少家里头有孩子的父母称为是“值得首都学校学习的楷模”,毕竟是他们,培养出了苏秋月这样有着如此古灵精怪思想与优秀成绩表现的孩子。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