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人,所以值得最好的一切”。
当然了,那些也是消费主义话术的一种,但终究还是,有点内涵在的。
那时候的时装设计也考究,女装在去性别化和突出性别之间无限地徘徊,tom ford重新定义了性感,phoebe philo则靠极简内敛的风格让céline杀进一线,鬼才mcqueen不断地革新剪裁和面料,给世界带来宇宙大爆炸一般充满能量又令人战栗的美,然后终结了他自己;爱马仕在中国的首场时装秀,为了削弱奢华的一面,请的模特是作家和建筑设计师……
然后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了。
z世代横空出世,流量成为王道,营销不再需要内涵,只需要疯狂地复制粘贴。设计不再重要,只需要一句合适的slogan,就有无数人为之买单;大资本不停地吞并小品牌,让所有的品牌都拥有着相同的基因;当红明星成了收割韭菜最好的手段,明晃晃地去骗小孩子的钱;手机侵占了所有人的精神空间,人们不再思考。
于是地球上整整六十亿人都在追求同一款包,同一种生活方式,用同样的价格购买同样的幻觉,并把它们称之为美。
多么荒谬。
摆在这些现象下最尖锐的问题是,社会的贫富分化越来越大,头部越来越集中。你吃着三块钱的泡面,看着卡戴珊一家,在抓马离奇的剧情里获得肤浅的快乐,殊不知你沉迷的每一秒,都变成了钞票,流向了他人的口袋。
那么你说,究竟是谁在消费谁?
如果你看过2020年各个集团的财报,就会知道什么叫毛骨悚然。虽然每张财报后都伴随着深度分析,但就是没有人敢直接告诉你那个事实:普通人已经彻底被榨干净了,一毛钱都不剩下。
大牌为什么要涨价?
除了原材料上涨之外,更重要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