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蜜饯铺惹不起你们爷俩,没几日不得黄了。”
谢家父子闻言,开怀大笑。
谢壑到底是病体,精神头儿有限,谢宣在屋里呆了没多久就哒哒哒跑出来了。
而今已是春末,远处的山峰绿茵茵的。
这里原是被西秦人占去放牧,又多的是小山包子,方便耕种的土地极少,几经兵燹之后,荒的更是厉害了些。
朝廷勘察完地貌之后,决定垦边,除了迁些军户来屯田,就是迁些中原、江南一带的百姓来落户。
朝廷知道这边田地少,耕种条件复杂,遂有大臣提议设市易司,同意边民以商济农,因为熙州在古丝绸之路上,这里虽然种地不大行,若打通旧时丝绸之路的话,倒很有希望过好日子,尤其是朝廷明文规定这里的商户不同于大齐腹地的商户。
年前迁来时,每户分得不少山头,因为偏远,几乎没有大户来这里圈地,虽然普通农户分了不少地,但可耕种的良田极为稀少,有也是让军户们占了去,农户基本分得都是山头。
谢家成丁的只有谢壑,亦只分得屋前的那两个山头。
惠娘望了望快要见底的粮缸,又望了望不远处杂草横生的山头,微微叹了一口气,若要开垦山间的田地就得需要人手,家里小的小,病的病,哪里有人垦荒,凭她自己累死也垦不了多少田。
幸亏官府不拘着百姓做些小营生,倒也是一条出路,等手里有闲钱了,再雇人垦荒也可以。
地,得种,但不是现在。
当务之急是想个营生,先将眼前的日子应付过去才是正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