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酿得一手好酒,奈何在本地无人欣赏,难免郁郁寡欢……谁知偏在今年遇到廖雁这个识货的,大有知己之感。
两人虽然年纪差了好几轮,但难得竟一见如故,说天侃地好不热闹,那老汉爱煞了廖雁潇洒肆意,还不爱要酒钱。
“不怕小哥笑话,老汉我年轻时也想过闯荡江湖哩,”老头儿咧开少了一颗牙的嘴巴,乐呵呵道,“只是阴差阳错,终究还是在这里过了一辈子。”
他虽然已经快到六十岁,但依旧耳聪目明,两只眼睛里时刻闪动着光彩。
似少年人般活泼。
此言一出,那婆婆就捂着嘴巴笑起来,又拍打着他的胳膊道,“就你这样,却哪里闯荡得了江湖!”
说着,又给廖雁倒茶,指着老伴拆台道:“他怕痛哩,怕得很。”
老头儿有些不好意思,小声嘟囔道:“你这人真是有趣,谁不怕痛呢?是吧,小哥?”
这一带山上全是茂盛的竹林,山风又盛,刷拉拉的风过竹林声几乎一刻不停。
看着眼前这一幕,听着耳畔回荡的刷拉声,廖雁忽然有种陌生的情绪。
他点点头,很认真地回答道:“是呢,人都是怕痛的。”
不去闯荡江湖,也没什么不好。
这对老夫妇十分好客,廖雁来得勤又话多,两边很快熟悉起来。
老两口的日子很是清贫,每日粗茶淡饭,但老太太的身子骨很硬朗,手也很巧,简单几样菜蔬也被她料理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
一道清炒笋片,便如同浓缩了整段春日一般。
有时廖雁喝得酩酊大醉,便懒怠下山,直接在人家家中宿一夜。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