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起。
对只参加过奥赛的高中生来说,课题的难度和严格的规则成正比,令他们感到陌生且棘手。
对了解竞赛残酷的大学生们而言,纷纷觉得节目组牛逼,真是很敢玩,要知道这竞赛一向是信息系和数学系的竞赛!
高中生选手们心中很惊慌,他们询问组内唯二两个雷达专业的大学生,得到的回复是难,但可以应付。
相对其他两个小组的惊慌,黎骄小组表现很淡定,因为大神在他们小组。
黎骄小组猜中课题是建模,心里早有准备,紧接着发现是完全陌生的雷达工程。
刚惊慌几秒便听许若东说课题难度适中、他有思路,黎骄他们便都安心,再仔细听津大学生窃窃私语才知原来许若东是雷达专业的大神!
有大神坐镇他们还慌什么?!
稳妥的晋级!如无意外,肯定是冠军!
所以最终呈现在镜头前的各小组表现,黎骄小组自信神采,另外两个小组愁眉不展,第四个小组……嗯?怎么一半人愁容满面、惶惑不安,一半人面无表情、神游天外?
搞什么?来玩的吗?
——在场人的心声。
主持人介绍小组时,特意给了黎骄小组很多镜头,馆内观众席给出响应欢呼雀跃。
紧接着轮到第四个小组,也就是盛明安所在的复活小组,原本打算一句话略过,但主持人想到刚刚副导的叮嘱,于是在介绍小组完毕,添加了一句话:“应第四小组要求,节目组同意他们将原来的课题更换成基于卫星历史数据的insar形变监测技术,请看馆内大屏幕提示——”
馆内所有人抬头看大屏幕,电子屏幕上大红色字体是每个小组对应的课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