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从略微摇晃的自行车把手向上,仿佛以送信人的视角去看那些交错的小巷与街景。
夏日的白墙落有斑驳的树影,院子里延伸出一颗参天梧桐的枝叶,亭亭如盖,将人笼罩在轻微的阴影里,画面缓缓晃动,扫过年久的瓷砖与墙面,还有家家户户斑驳的木门,摆放在台阶旁,开得昂扬的花草。
这是千禧之交的c市。
高楼大厦还未遍布整座城市,鳞次栉比之景仍要许多年后才能望见,男女老少常穿的衣服仍是版型款式简单的上衣与半裤,忙碌一天后的归宿仍还是低矮灰白、楼梯间镂空的居民楼,将自行车推进家属院的车库里,而后缓慢在招呼声中穿行,直到将钥匙插进自家的门里。
许多职业还尚未消失。
邮差,送奶工,送报员……
人与人在世界里短暂地交错,擦肩,交换一个眼神、一个神情,或是一两句话,而后去往不同的方向。
忙碌于生活之间,窥得许多人间盛景。
大约三十秒的前景切入之后,教室里的众多观众都安静屏息坐着,跟随着邮差的视角,敲响了第一扇门。
独居老人收到了来自远方儿女的礼物,连包裹上手写的字都要戴上老花镜一一细看,大包小包的牛奶和补品包裹在厚厚的纸张里。
老人的手轻微颤抖着,一层一层地拆开,仿佛收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留守在家的孩子收到了属于生日的记挂,又急切又拘谨地借来剪刀,小心翼翼又万分期盼地拆开,将城市里时兴的礼物对着光反复端详,连眼睛里都在放光。
早已过惯平常生活的中年女人收到一张薄薄的信封,难掩惊讶地招呼丈夫过来,两个人立在院子里,对着女儿寄来的结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