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以路程来算,应该送到了。”包拯说着,端起茶递给公孙策,“与其担心筒子和那位,不如想想,接下来,对方想让我们做的事。”
公孙策拧眉,“对方想做的事,还用说吗?”
——不就是想坐坐那把椅子。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多事情,他不必做,做了反而多余。”包拯冷静分析着,“清河县的事,有些多余,眼下大宋看似强大,实则有很多问题,辽国和西夏虎视眈眈,国库不够充足,军士们士气不足,杨家军和庞统的飞星军只是勉强撑住了边关的大门而已,若那人惦记的是那把椅子,那么他应该里应外合,而不是像这样,捧出一个四不像的赵悔。”
公孙策一怔,包拯分析的,正是十年后的大宋,那时候,庞太师和八贤王都已经不在了,大宋岌岌可危,杨家军和庞统的飞星军也只是勉强抵住了辽国和西夏的进攻,大宋境内,天灾四起,偏又有贪官污吏横行,那时候,他偶尔遇见微服来开封府的圣上,都看得出,圣上那种疲惫和焦虑。
——圣上有心,奈何,大宋已经沉疴日久。
那时候……好像也出过一些事,比如说出来一个和圣上面容类似的人,比如说某个县突然爆亡了很多人。只是那时候开封府和庞统交恶,有些事即便是包拯也不是很清楚,王丞相来喝茶下棋的时候,也只是轻叹几声,喃喃说着八贤王在就好了。
那时候,包拯不让他多问,他也就没问,王丞相含含糊糊的话语,他也装作没听到。
却不想,原来这个时候,包拯已经看出大宋的问题了,也看出边关那边即便打赢了胜战,却也是疲惫不堪。
“若是那人所图的不是这些,那么他又想做什么?他想从朝廷那里得到什么?”公孙策低声喃喃道。
包拯沉默,那个人想得到什么?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