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其实,这玉佩本是一对,另一枚名为“望日”,是昇代高皇帝祝璟与皇后孟氏的定情信物,此后百年,一直流传于昇代帝后之间。
直到天极皇帝把“追月”赏给了秋泓。
这事太过出名,被后来的臣子视为君王盛宠的典范,以致如今各地都有出土仿造样式。
比如,三年前,徽安县茅河乡的一个新代知县墓里,就挖出过和祝时元手上这枚一模一样的玉佩。
虽说秋泓的墓没有被打开过,众人无从知晓正版“追月”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根据近些年的考古研究看,想来和那些仿造的也大差不差。
若是去樊州少衡古城的秋泓故居或是秋忠懿公墓外走一走,那些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或许就能找到精美的“追月”周边。
想到这,祝时元摇了摇头,把方才嫌犯的胡言乱语甩到脑后,准备去技术中心看看那个装了太监“阴根”的陶罐到底是哪个。
现如今,发掘出来的昇代“太监墓”并不多,一来由于宦官多数身份低微,死时草席一卷,骨销人亡;二来则由于少数柄政弄权的宦官都未曾得到过好下场,往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最后善始善终,并留名史册的昇代太监一只手就能数完,尽管这样,他们的墓也至今无人知晓在何处。
祝时元曾去过宣宁年间南录司都督文渡的文公庙,以及陪葬了昇穆宗的中正司提督太监冯运的墓。这两人的墓中都有一装着“阴根”的竹筒,昭示着故者生前的身份。
“乡绅坟”里的太监没有竹筒,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陶罐,陶罐无甚特殊,普普通通,甚至丝毫没有晚昇时期精美陶器的外形。但却保存完好,只在边沿处有一点细小的磨损。
技术中心的师姐见祝时元专心致志地研究起了这盛了太监命根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