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军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满朝文武所期待的,居然是给一个已经死了四十多年的人阵前招魂,用他的威名来震慑叛军。
据《雅集》记载,这场塑肉身、招亡魂的活动非常成功,彼时“天地间阴风大作,云卷雾漫”,最后天极太上皇在看到自己老师三十三岁时的年轻容颜后,“惊惧倒地,吐血而亡”。但可惜的是,众人千盼万盼,却没等到秋泓睁眼,马挚就攻打进了北都。
祝氏宗亲再一次南逃,只是这回,当年保护祝颛和小太子南下又北上的秋泓,只是一个躺在棺材里的死尸。
永昌皇帝为抵御叛军而阵前招魂秋泓这事不知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正史里没载,但永昌皇帝对秋泓的怀念追思却被《实录》和后人编纂的史书中反复提及,不少野史笔记里也记录过这场宏大却结果不佳的法事,虽细节有出入,可内容都大差不差。所以,也有史学家认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等荒谬离谱之事或许还真发生过。
但相较于其他笔记,《草鹤笔谈雅集》中描述的故事更为有始有终。
据说,在北都被攻破后,祝家人逃到京梁城外时觉得带着秋泓的棺材太累赘了,于是随手丢在了林子里。而京梁行宫中有个太监因儿时受过秋泓的恩惠,不忍看他曝尸荒野,所以带着棺材,躲避战火,最后把人安葬在了西江江边,并日日祭拜,香火不停。
过去,祝时元只当这是个故事。毕竟,没有谁会去相信野史里的志怪传说。
可是,如今他挖出了一座坟,坟里躺了个昇末新初的王姓太监,这太监还很有可能是《雅集》的作者。
那他所载的故事,他所归葬的地点,以及他隔壁的金丝楠木棺,不就全都对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