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登基后必要过继一个儿子,虽说明面上没人提,但背地里大家早已开始寻摸,到底应当过继哪个了。
长靖皇帝是兄终弟及,太子祝颐没有叔伯,这就好办多了,将来就算是无后,也不会起什么大的纷争。
尤其是在病秧子鲁王随时都会一命呜呼,小弱智辰王没脑子关心国事的现在,太子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姓祝的儿子。
此事在睿皇帝时期就有前科之鉴,只是过继给睿皇帝的宗室子入东宫前已随生母在外生活了十几年,到底养不熟。因而在秋泓看来,若是这个儿子,生下来就不养在任何宗亲的膝下,将来直接管太子喊爹,那就更好了。
只是这种事不仅在于人为,又在于运气。
恰好,如今运气已经有了,只差人为。
若是辰王祝颛和上宵道人的儿子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养在福香观里,每天吸吸香火气。等来日长靖皇帝一驾崩,祝颐登基,沈惇一道折子递上,立马就能把这孩子顺理成章地接回去。
——当然,是接回太宁城,而不是接回辰王府。
至于沈惇,免了来日或许有可能落到他头上的“残害宗亲”之罪,又解了祝颐的燃眉之急,他不升官谁升官?他不入长缨处谁入长缨处?
秋泓笑吟吟道:“我朝翰林,若是不幸做了亲王府的讲官,来日多半是要随着王爷们一起就蕃的。我想,沈公不是没有为自己将来谋划过,只是……至今尚未寻得出路。”
沈惇脸色微变,他被秋泓说到心坎上了。
“沈公有大才,岂能屈居王府做一小小长史,若是无法在朝堂上施展经略,想想我就觉得遗憾。”秋泓轻声道,“可若是太子青睐你呢?”
沈惇心中天人交战,他一面觉得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