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还有人发现文章里,除了这个主人公拿了竞赛第二,他还感慨过:原本以为是第一,被一个十二岁的新生翻盘了。
顿时又转变了风向。
大家想,这个竞赛第二名牛逼,十二岁的学生带头翻盘第一,不是更牛逼吗?
纷纷开始流泪夸赞,说这就是天才吗,然后又说起我的十二岁还只是个藏不及格卷子/和同桌打架/因为捉弄老师被叫家长的熊孩子,甚至还开始带起了一个热门格式叫#我的十二岁#。
袁喆正关注着网上风向,看着那篇暗藏杀机的文章比想象中更快的掀起热度,心中暗喜。享受着夸赞和别人嫉妒的同时,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没人质疑他文章中内涵的十二岁小孩获得竞赛第一,反倒顺势夸奖起来,说比他更厉害,简直气得他又双眼发红。
这群人就没意识到什么不对吗?
看来他还要做的更明显一些这么想着,袁喆又联系了第二家自媒体账号。
第27章
天才
袁喆凭借那篇鸡汤软文,小有名气和热度,他又愿意花钱为自己做宣传,这次找到的自媒体账号,倒是体量要更大些。
宣传采用的是访谈式的对话稿。
袁喆讲的故事,最初还是自己的励志过程,怎么学习、怎么奋发向上,到了后面,便开始转进正题了。
比如最近网上很火的校量竞赛,其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厉害权威。他矜持地讲。
紧接着开始爆料,比如协作位的存在,就是给有钱的富二代进去混个资历,躺赢。他在团队里,也经常因为家境问题,哪怕有出色的能力,也会被暗中排挤。
所以最开始我看到,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