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事先察觉,用仓库中的药物救了刘方一命,使得林邑国亡,大江以南尽数归大隋所有。
秦风在林邑国内寻得一年三熟的占城稻,使得大隋成功度过一次大旱,百姓困饿而死者寥寥无几。
之后秦风更是主政林邑,移汉人之民至林邑,促成民族融合,林邑再无动乱之忧。
开皇十五年,东南沿海再遭倭寇侵袭,杨坚勃然大怒,在秦风的撺掇之下,杨坚以靠山王杨林为将,秦风为副,率军东渡,攻破倭奴国,改设瀛洲。
秦风在瀛洲寻到石见山银矿,源源不断的白银反补大隋,秦风趁势推出银票,使得大隋缺铜的危机安然度过。
开皇二十年,强撑五年的杨坚撒手人寰,滕王杨瓒趁杨广远在瀛洲的机会,起兵作乱,联合贺若弼等不满杨广和秦风的文臣武将意图趁杨广没返回大兴城时武力登位。
值此危难之时,秦风游说杨勇,房陵王的身份和杨广的印信取得大兴城十二卫的兵权,一举击败杨瓒的乌合之众,软禁之。
杨广返回大兴城之后,顺利登位,尊杨勇为瀛王,封地瀛洲,拜秦风为冠军候,太子太傅,教导太子杨昭。
杨广登位之后,改元大业,并发漠北,将残存的突厥彻底赶到极北之地苟延残喘。
大胜归来,杨广不听从秦风休养生息的建议,执意召集民夫,修建大运河,同时用兵高句丽,意图将高句丽的铁矿据为己有。
杨广的一意孤行使得杨坚积攒下来的老底挥霍一空,可他却因为错估了高句丽的寒冬,兵败辽东。
兵败回京的杨广听从秦风的建议,迁都洛阳,励精图治,然没等一年的时间,杨广再次召集关拢大军,再征高句丽。
这一次,秦风没有反对,关拢门阀的势力已经到了一种无人能制的地步,虽说不愿大隋儿郎枉死,但没有更好办法的秦风只能同意了杨广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