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尹知若的机会,就是觉得尹知若性子好糊弄,又有女儿如夏“近水楼台”,大把挣几年银子后,夫妻俩带着两个儿子赎身出去,将聪慧的小儿子和以后的孙子们供出来(在大郢朝,即使昨天还是为奴,只要今天脱了奴籍就能参加科考),再有如夏在庆元侯府里照应,说不定他以后也能弄个老太爷当当。
可是他一直是个谨慎人,这样的想法连儿女都没有透露过,更别说让别人知道了,姑娘又是从何“听说”的?这样的“突然袭击”让牛三完全懵了,不知道反应了。
其实知若还真是猜的,随口忽悠而已。前世,如夏似乎很得季氏信任,后来还成了这个庄子的庄头娘子,而她的父母弟弟几年后都赎身出去,据说她那最小的弟弟还真是读书的料,脱奴籍没几年就考上了秀才。再后面有没有真的中举,甚至中进士,就不得而知了。
没想到随口的这么一试探,就让牛三露了底。见到牛三这副样,在场的人都惊觉原来牛三竟然有这样的“野心”。可是,既然想赎身,这会儿姑娘主动放人,不但不要赎身银子,还给一百两安家费,怎么反而不走了?
牛三也总算醒神回来,抓住了知若话中的重点:“唯……唯一的机会?”
知若似笑非笑地肯定道:“是的,唯一的一次机会,你们这些人若决定留下,以后就别想再有机会赎身了,所以一定要想好了才好。”她没有说,也不可能这会儿说的是,这些人里若都是好的,有需要,她以后还是可以无偿脱了他们的奴籍,不用赎身。
牛三宁乱了,先前已经被知若那番恶狠狠的话震撼得有些不托底,这会儿更不敢去怀疑知若口中“唯一的机会”。怎么回事?究竟怎么回事?如夏说的不错,姑娘真的是变了,不,何止变了,简直换了一个人嘛?
现在怎么办?灵邑寺的和尚说了,他那六岁的幺子牛家宝可是文曲星下凡,他们牛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家宝身上了。可是,现在离开尹家,他们靠那点积蓄和一百两安家费可以撑多久?供一个人读书可不是开玩笑的,私塾束修、笔墨纸砚哪样不用花银子?还都是大银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