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看我稳重吗?”路谦得了消息后,偷偷的询问祖宗。
祖宗送给他一个大白眼:“你居然还会怕?我还以为你恨不得上赶着去捧鞑子皇帝的臭脚呢!”
路谦倒不是怕康熙帝,他怕的是在面圣的时候,祖宗搞出事情来,他一个绷不住……那不就坏事了?
然而,眼下这情况吧,他也只能寄希望于邵侍读靠谱点儿。
那不然呢?还能指望祖宗安分点儿?
幸好,邵侍读没让路谦失望。他点了一位高姓和另一位李姓的翰林,都是三十好几近四十的人。
这个年纪,稳重得体是不用说了,主要是还能做事,在宫中轮值经常会待到极晚,南书房行走更不是光有才华就能做好的,见识性格乃至对体质都有着不低的要求。
路谦正好有事儿要寻邵侍读,恰好听到他对高编修道:“来我这儿做事本就委屈了你,依着你原先的官职,该直接升任侍读学士的,好在也不晚。”
噢,又是一个早就入仕的人。
邵侍读说的也没错,这位高翰林很快就被授为了侍读,之后又称了日讲起居注官,成了实实在在的天子近臣。
原先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在明史馆里修纂史书。谁知,也就这么月余时间,一切就大不同了。
路谦倒是真的没往心里去,他一开始担心是不知道怎么个选拔法。等他意识到“稳重”才是最要紧的,就基本上明白,自己这个嘴上无毛的绝不可能被选中的。莫说这次没机会,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三十岁之前他都没太多机会的,除非他屡立奇功。
可他看得开,不代表别人也是如此。
别以为文人之间就没有明争暗斗,事实上明面上倒还罢了,背地里那就是暗潮汹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