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的点了点头。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路谦几乎算是完全放弃了查找建文帝的资料,反正死都死了,追究是怎么死了、啥时候死的、在哪里死的……
咋滴,查清楚以后还能活吗?
他决定写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策文。要知道,这位身上的争议点也有不少。像立储一事,立皇长孙而非皇子,哪怕当时拥护的人不少,但不得不承认,明朝的乱象自此而起。
不过事关储位,路谦有些拿不定主意,迟疑之后,决定先找个保守一点的题目。
对了,就写朱元璋诛杀功臣一事!
写历史上的明太.祖是如何真实的演绎了一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历史大剧。
祖宗:……淦!
第25章
大清第一佞臣。
此时不过才康熙十九年,
距离清军入关也才第三十六个年头。
因着是霸占了汉人的江山,甭管满人如何自我说服,在明面上还是不敢搞出太多的事儿,
起码在多数事情上他们都选择了遵循明制。
这里头,既有投靠清军的前明臣子的功劳,
也有满清自个儿的考量。
说白了,
天大的好处都叫你拿走了,
在旁的一些细枝末节上面,
适当的退让一步又能如何呢?汉人有句老话叫做,肉要埋在饭里吃,满人也有类似的训诫。
总之,
在这个汉家天下尚未完全坐稳之前,该尊重的文化就要尊重,该沿袭的制度就该沿袭,
该做的表面工作……自是一点儿也不能少。
例如翰林院这般的官府机构,
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