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姿容俊伟。十四岁时,补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举孝廉出身,授左亲卫,出任齐州司户参军,迁侍御史、驾部承务郎,出任晋阳宫副监,交好唐国公李渊。策划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长史,赐爵闻喜县公。
辅佐李渊攻破长安,授相府长史。唐朝建立后,拜右仆射,册封魏国公。带兵征讨宋金刚,兵败而回,仍然深受宠信,迁左仆射。主持修撰《武德律》,迁司空。
贞观三年,受到僧人法雅牵连,免官流放于静州,讨平山羌叛乱有功。贞观六年,征召入朝,卒于途中,追赠工部尚书、相州刺史、魏国公。
裴矩,统率62,武力50,智力95,政治96,忠诚81,魅力62。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
帝称矩至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
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裴行俨,统率85,武力99,智力48,政治42,魅力86,忠诚84。
裴行俨,字守敬,河东郡河东县人。隋唐时期将领,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
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大业十三年,投靠瓦岗起义首领李密,授上柱国、绛郡公。
“裴氏三兄弟的能力,还蛮不错的,”任毅道,“一个一流巅峰猛将,一个善于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宰相之才,一个善于捕捉潜力股,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