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代价取舍武器装备之间的兼容问题。
人类科技发展至今,无数发明出来的产品、设备、器材等等,几乎都是围绕人来设计的,这是无法估算的巨大沉没成本。
但人形机器人可以让这些沉没成本继续发挥价值,正因为如此人形机器人才能成为通用型机器人。
比如一把步枪,人拿起来就能用,这把枪就是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而人形机器人也符合人体工学,所以也是拿起来就可以用。
但是非人型机器,比如机器狗它就做不到,除非专门为机器狗额外开发技术设计一套专门能使用步枪的模块组件。
但这就增加额外的成本了,最大的问题是换一个场景又不适用,比如换成开车、开飞机、开船这样的应用场景,机器狗就不可能胜任,那只能靠人类来完成,而人类能操作的设备,人形机器人也可以操作。
这就是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它在“通用性”和“兼容性”这两个层面上是任何非人形机器所不能媲美的。
人形机器人一直都是机器人形态的终极目标,只不过其技术难度也是最高的,造出来的机器人蹩脚的很,技术不成熟才会显得很鸡肋。
而陆安搞出来的机器人之所以让李风庭初见时就无比震撼,就是技术成熟度高得超乎他的意料。
只要陆安在将来把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也就是在智能化这一块彻底打通技术链路,让机器人具备高度智能化和全自动化能力,那就是人形机器人的终极形态。
所以国家也果断的将武装人形机器人上升到战略高度,同时也是让嘉宁市一夜变天,以雷霆之势为陆安和元界智控扫除所有障碍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