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黎纾并未再去寻求凤乾的帮助,仅凭自己一人之力舌战群臣,给大晋的大臣们狠狠上了一堂课。
那些超前的农田农具改造水利发展以及建立租佃制,还有关于商坊建立所需要制定的《商坊律》,甚至还有军事上的各种奖励和改革制度就已经深深的震撼了群臣,所以当她后面讲什么科举制选拔人才时,基本上大臣们已经晕头转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不过这只是他们被黎纾说懵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等下了早朝,众人方回过味来。
无不大惊失色。
王上这是要动世族!
跟她最后说的科举制比起来,前面的什么租佃制,商坊律,军功奖励军队改革完全是不值一提。
大臣们一时间人心惶惶,私下里开始商量起对策。
而抛出一堆炸弹把人炸的人仰马翻的黎纾是神清气爽,伸着懒腰离开金殿,这一通忙活真是把她累坏了。
原本只是想搞个商坊律法,结果一想反正到时候肯定要跟大臣们扯皮,不如就把需要改革的东西全部一起丢出去,前面说些小的变动,最后让科举制作为压轴。
这样大臣们的眼睛必然会集中在科举制上,对别的也就不会多注意。
至于科举制,现在晋国人才选拔中首先第一点就是需要有家资,也就是说穷人是不可以做官的。其次就是采用官吏世袭制,还有少数的举荐选拔,这就导致朝堂中人和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又多变,有能力的寒门子弟难以出人头地,世家中没用的草包占着茅坑拉不出屎。
所以黎纾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推行科举制。
让寒门中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有个出头的机会,也让世族中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有个被淘汰的紧迫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