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士商大腕,文武名士,莫不到这里寻觅歌伎、舞伎、乐伎。
青楼一曲,豪饮几壶。淇园竹海,互酬诗赋。泛舟淇水,才女倾慕。解万种风情,消百年愁苦。
云钗儿自从父亲去世,姐姐出嫁,自己与母亲相依为命。旋即,母亲又多病,总靠姐姐家接济,终归不是办法。于是自告奋勇,到顺成坊报名学艺。
朝歌顺成坊坊主兼都知宋翘儿听了她的凄苦,与自己有着略微相似的从前。收下她,亲自带着培养。十三岁为舞伎,缥缈如云。十五岁为歌伎,俏声绝伦。十八岁为乐伎,瑶琴惊春。
到二十岁,诗词歌赋无所不能,歌舞琴棋无所不精,成为顺成坊都知。
因姐姐的公爹苌卜曲素来不待见青楼,就这一家亲戚,却不能看好,因而她也不太往姐姐家走动。
倒是卜涂赐经常耍阔,带些酒中仙,往往到顺成坊附庸风雅。后来苌南乡也渐渐爱来,带些佳人来这里喝酒。
又说到卜涂赐,除了跟苌卜曲学得经商,并无其他才学,还不如苌南乡。偏要隔三差五到顺成坊点上几曲,还爱评价歌伎唱得好坏。其实连歌词、词牌都不懂,往往惹得文士豪杰耻笑。
还看不得别人笑话,往往借酒发疯,与人厮打。多次被云钗儿设法平息。因而,云钗儿对这个卜涂赐,极为反感。感觉他干的事,就是故意砸场子。
特别是卫县县令陈哲,让她一起看了家室丑陋。又听陈哲说卜涂赐如何设计师父,云钗儿怒不可遏,当即要陈哲重重判他。
缘何要重重判卜涂赐,云钗儿有两条理由。
一者,卜涂赐与师母弄这一出,实在让朝歌人丢尽了颜面。
二者,没有卜涂赐这番折腾,苌卜曲还在幸福中,陈大人也在幸福中。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