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来,又随着大部队告退。
倒是晌午后乾隆又特意往太后处走了一趟。
“皇帝早上来请过安,这会子却又跑来看哀家,也不趁着空歇歇。”正是亲生母子才说得出这样埋怨亲近的话来。
太后虽嗔着皇上一日两次的过来,但还是一改面对后宫诸人的疲乏,脸上绽出喜悦满足的笑容,亲口张罗人安排什么茶点给皇上。
皇上端详太后片刻后,不由心疼道:“皇额娘清减了,您也忒自苦了些,竟结结实实吃了一个月的素斋。十一月初八还是您的寿辰呢,儿子孝敬了一桌寿宴,您竟也一口肉不曾用。”
太后这回礼佛是下了苦心的,素斋也不是各种高汤烹饪,掩人耳目的素。而是纯粹决绝地啃了一个月的菜叶子。
皇上的心疼也是货真价实。
太后手里捏着一串楠木手串,其中三十二颗是浮雕罗汉的迦楠木珠子,每隔八颗又间隔一红珊瑚佛头,尾端串有米珠及团寿伽楠双坠角。共三十六粒珠子都磨得光泽莹润,可见是太后常戴在手上的爱物。
她形成了习惯,说话也要捻着珠子:“为了大清的国祚,为了皇帝的嫡子,哀家吃什么苦都不要紧。”
皇上的眉间也见了沉郁。
是啊,如今他登基九年,帝位已稳,洞悉情弊,吏遂不敢舞弊;四海亦是逐渐升平,三平广西、贵州、湖南的苗乱,在西北又压住准噶尔只敢前来议和;而后宫中,太后身子康健,逐渐也多有儿啼声。
举目四望,唯有嫡子之事为他最伤心之处。
他与皇后是有过一个嫡子的,二阿哥永琏出生于潜邸,聪颖殊异。哪怕他依着先帝爷的旨意,不能明着册立太子,要将旨意放在正大光明匾后,可满朝文武心里都有数,二阿哥就是无冕太子。
可这样的好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