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华国人,quot;他忍不住腹诽道。
赛场的紧张气氛没有因为两位选手同时行动起来而有所缓解,反而因为他们两人的举止太过无厘头而变得更加凝重。
尤其是两人还用了同样的后退策略。
大家伙都猜不到余曜和约翰尼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勉强按捺着好奇心继续看下去。
总不能两条线都要用一样的方法破局吧?
大家左看看,右看看,唯恐自己错过哪一位的下一步动作。
但人注定只有一双眼睛。
就在观众们的视线来回梭巡的时候,余曜和约翰尼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
蓝白线上,余曜率先切换回了稳扎稳打的身法。
他拿出了定线员梦寐以求的kneebar技巧,将自己的小腿稳稳卡进岩壁上距离不远的凸起之间。
只不过和定线员原先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
余曜并没有将膝盖抵在光滑的岩点上,恰恰相反,他充分地利用了长方形造型点与水平线倾斜的微弱夹角,更改借力对象,将自己小腿的大部分贴合面积转移到了造型点上。
这样一来,虽然不像原本计划那样能借到更多的支撑力,也能大大减小手部的不少压力,让攀爬轻松不少。
余曜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少年明晃晃表达出来的意图在他动作的当场就让不少攀岩爱好者直拍大腿。
对啊,岩壁是湿滑的,岩点是光洁的,但造型点总是倾斜的可以借力的吧!
这种从未设想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