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你这丫头真是古灵精怪,就知道瞒不了你。哎哟,你的年纪也不大,要是那些学生能有你一半,我的头发也能少白点。好吧,说实话,我想你能帮帮盛骅。”
“你在说笑,书记。”盛骅需要人帮吗?不,他跩得一只手就能托起整个地球。
书记正色道:“我是个粗人,如果有言不达意的地方,请你谅解。咱们中国这近五年,盛骅算一个,许维哲算一个,还有好几位年轻人,在国际古典音乐界都拿了大奖。这些成功的例子,让很多家长看到了希望,他们带孩子学音乐、看音乐会,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不仅倾其所有,甚至有些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这是好现象,却又让人觉得担忧。大家蜂拥去学琴,只是要追逐音乐表面的光环,于是按速成的道路去学,等着参赛拿奖。校长和我说,演奏家其实只是个人行为,真正代表一个国家古典音乐水平的,还是室内乐,还是得有自己的作品。室内乐是真正爱音乐的人的所爱,它既不属于明星,也不属于追星者。室内乐是精美细腻的,需要人们耐心、冷静地坐下来体会内部的东西。它是器乐表演艺术领域最高层次的形式,能让人倾听到作曲家的灵魂所在。但是它赚不了大钱,因为它不像独奏,能让所有的聚光灯都对准一个人,也不像交响乐团,能渲染恢宏热烈的气氛,所以它的演出寥寥无几,适合室内乐演奏的小型音乐厅都非常少。中国至今都没有一个职业的室内乐团、重奏团。如果我们的音乐教育一直不重视室内乐,我们的交响乐就会停滞,我们就会一直处于古典音乐艺术的初级阶段。这种观点得转变过来。”
琥珀宽慰书记:“这不仅仅是专属于中国音乐教育的误区,全世界都有,只不过西方乐迷基础深厚,演出形式就多了起来,机会也就多。”
书记不太赞同:“意识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不能给自己找理由。校长当时邀请盛骅回国任教,因为他是作曲家,是演奏家,还因为欣赏他对室内乐的态度。他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光芒璀璨的独奏家的,可他选择了室内乐。这是一个真心喜欢音乐的人,也一直在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推广与普及。和校长长谈后,盛骅就立刻退出了snow回国。可惜室内乐之路,举步维艰。”
这是当然的,靠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撼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