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单看封面或者封底,已经是极其完美的照片,当发现二者竟然是一张照片两个部分的时候,才彻底为它的构思、主题、技巧所折服!
《国家地理》把这张照片的名字印在封面上,《意为《清晨》。
在场所有人都在感叹《清晨》的美丽,曹飞鸿大声呵斥道:
“秦砚,你还不承认你的《黄昏》创意是抄袭《清晨》吗?”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黄昏》和《清晨》太相似了,不仅仅是立意与构图,同时也包括其中的拍摄手法。
因为他们摄影课的老师详细讲解过《黄昏》,所以他们很容易地看破其中种种复杂的技巧。
其实在摄影界,创意抄袭这种事屡见不鲜,同样的构图、同样的技巧,只要拍摄对象换一换,就难以被认定为抄袭,更难以没有办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国际上基本上没有过维权成功的案例。
但终归搞艺术的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如果真的秦砚被打上抄袭的标签,在整个摄影圈之中都会遭受排挤。
曹飞鸿也没想过奢望过原照片的拍摄者起诉秦砚,但只要“抄袭创意”这件事坐实,秦砚就会背上一个“抄袭者”的骂名,以后在电影圈也必然是举步维艰。
秦砚眼神依旧很淡定:“两张照片的拍摄手法、构图立意的确相同,因为这张照片也是我拍的。”
听到秦砚的话,曹飞鸿勃然大怒:“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敢骗人?就凭你哪有钱能够拍出这样的照片。”
听到曹飞鸿的话,在场其他的同学也有一些懵逼,怎么这件事又和钱扯上关系了?
曹飞鸿继续开口说道:“《清晨》这张照片所拍摄所拍摄的焦距大概在15,视角在110左右,不然以《清晨》的拍摄高度,根本没有办法将太阳和星星同时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