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设备一样,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有的拍摄小组为了有多一点时间进行剪辑,更加愿意申请使用晚上的使用时间段。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通宵在剪辑室内过夜,宵达旦、日夜不歇。
这种时候就看得出简直是专业学校的扶持,对于学生的帮助有多大。
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基本上不会出现个人参赛作品,都是全球各国的电影学院才有条件拍出完整的参赛影片。
这原本也是困扰秦砚的问题之一,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却不再存在。
因为秦砚这一次使用的是dv摄像机进行拍摄,胶片的剪辑方式与限制不再适用于数码储存的dv,绝大部分的剪辑工作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
秦砚此时正在自己家中的电脑上反复观看自己剪辑的素材,而在他的旁边还坐着两个人,分别是任越和谢北杨。
在拍摄前,秦砚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成片,他也想好了自己剪辑出来的最终版本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与画面。
在拍摄过程中,秦砚就已经收集到自己最需要的素材。不夸张的说,只要按照正常顺序进行剪辑,《古宅》的质量都能超过大半的参赛作品。
不过完美主义者秦砚当然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水准,秦砚现在就在反复进行观看,把自己认为需要调整顺序、可以后期调整的地方全部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