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机会把这部作品带回去给任越看一看,激发起他的斗志。,也许几年之后他也能够拥有一部获得相关提名的作品。
如果说最佳特效、最佳摄影这些奖项和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紧密相关,最佳道具、最佳配乐、最佳服装这些奖项依然没有华语电影的提名就有一点让人难过了。
这些奖项更多与文化底蕴挂钩,而华国明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底蕴,却不被国际市场所认可。
其实华国在服装道具方面也有过巅峰,前年的《卧虎藏龙》就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其中更是斩获了“最佳艺术指导”。
这证明华文化同样吸引人,同样能够跨越文化的界线。
但这只是昙花一现罢了。负责人叶锦天是一名华人,哪怕他参与了许多华国电影的工作,但也并未回国定居。
因为他说:华国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我一个人回来也就是单打独斗,没什么意义的。
全面的职业体系、合理的酬劳分配、完整的职业教育……这些东西都是评价一个国家电影发展工业水平的标准。
在此之后,基本没有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获得道具、化妆方面的提名。
而目前国内专门从事电影服装设计的工作者寥寥无几。
原因无他,这些工作的收入无法保证、前途渺茫,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这些行业呢?音效、道具等等也是同理。
西方电影发展的时间足够长,而且市场规模也庞大。很多职业比如说像道具师、音效师,他们都已经成为了一门家传的行业。
家中的各种道具、几十年积累的各种音效,这些都是无形的传承与财富。
而在华语电影圈子,这些职位大多都是找一些有过电影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