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先苏毓不清楚情况,只以为梨花巷子这里只是读书氛围比一般的巷子浓厚些,这左邻右舍走一圈以后才晓得。梨花巷子不是什么普通的巷子,这是金陵城有名的读书人聚集地。通俗易懂的说,这就是整个金陵城除了金陵本地人和达官贵人以外外地读书人居住的巷子。这里头出过进士,还不止一位。
这年代还没有学区房的说法,但孟母三迁的故事谁都听说过。只要想在读书这一条道上走出点名堂,外面的人挤破头也想赁这里的屋子。这般一来,租金如何不涨?
甚至有些孤注一掷的人家,为了在这巷子里住下去,家里的妇人起早贪黑地给富贵人家浆洗衣裳赚那点辛苦钱贴补家用。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地赖在这里,就盼着能蹭这巷子的福气,不说进士了,便只是考取个举人的名头也是好的。
苏毓听了这一圈,仿佛又回到了现代,那种拼死拼活也要买学区房的既视感。
还有妇人看在苏毓送的伴手礼还不错的份上,抓着苏毓的胳膊就一脸真诚地告诫她:“你可得看好了你家那位,这相貌也太不一般人了!你虽长得也不错,但到底比不得十六七岁的姑娘家鲜嫩了。往后可得用点心伺候好家里的相公。否则就是男人一旦生了外心,有你这张脸,哪怕内里是个草包,也一准能哄到富贵人家的姑娘。”
“……”徐宴皮相招桃花这事苏毓早就麻木了,说徐宴内里是草包的话,苏毓还是头一回听。
“徐家娘子这些年过得苦吧?瞧着比你家相公显老不少呢……”有一个拍拍苏毓的胳膊,一脸深有同感的怜惜,“是啊,家里男人光读书不管事儿。家里家外都指着你,一家老小吃喝拉撒指着你,贴补家用也指着你。女人家这么干耗着,可不就将人给熬老了?”
苏毓:“……”她本来就比徐宴大。
拜访过这些个邻里,苏毓扭头回家就将院子门关上了。
徐宴在家里安顿好以后,就拿着不知谁给他的推荐信去了豫南书院。读书上的事情,徐宴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