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火锅店的运营走上正轨之后,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苏毓亲力亲为,自有徐家的仆从盯着。
有个词叫奇货可居,这个词汇同样适用于吃食铺子。
苏毓弄得这个火锅,是从前未能有过的吃食。一来吃法新鲜,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非常有利于拉紧关系,二来确实是味道好,三来店铺的名声炒起来凑热闹的人多。苏毓的火锅店日日爆满,前所未有。物以稀为贵,真当店铺生意太过火爆而排满长龙,这火锅的名声又上了一个高度。
说来也有意思,自古以来,这人都避不开从众心理。越是吃不到的就越好,越是难吃到的便越显身份。苏毓的这火锅店本是定得中端的平价吃食铺子,愣是被这些有身份的‘富贵人’给哄抢出牌面来。
短时间内来不及再开一家分店,苏毓干脆迎合这些贵人的心理,弄了个会员制。会员分出金银铜三档来,且会员是要真金白银来买的,不同档次的会员会分情况优先定位置,还会送上最新的菜品。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再没有哪家吃食铺子是这样做生意的。苏毓才弄出这会员制出来,旁人酒楼看了半个月热闹的都以为她疯了。原本一个个等着她砸手里,谁知这会员制弄出来,还真有人花大价钱去买。因为买的人多,火锅店会员牌子价格都被哄抬得高了一个档次。
短短两个月的时日,苏毓的火锅店大获成功。
随着十月份往后走,天越来越冷,吃火锅的人就越来越多。苏毓的火锅店本来不小,但客户牌号已经排到了半个月后。不仅如此,苏毓给曹家成衣铺子绘制的新款冬装也全面上架。事实上,曹家在京城的成衣铺子更多。有徐宴这读书人的领头羊在,新款的冬装卖的更是火爆。
苏毓不声不响的,赚了个满盆钵。火锅店的生意,眼看着半年不到的功夫就能将成本给收回来。不过生意好了以后,麻烦也不少。
做吃食的素来竞争不会少的,苏毓的这铺子生意势如破竹,很大原因是抢占了一个吃法新鲜味道好。但自古以来,同行模仿能力是弱不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