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徐宴当然熟识,不仅熟识,且颇有些投契。这蒋烨与徐宴经历差不多,他也是锦州学府武德二十三年的乡试解元出身。与徐宴,算是不打不相识。蒋烨出身锦州商贾之家,年二十一,比徐宴大上两岁,为人有些书生意气,但心性还算豁达。当初两人在天下书局因一次争论撞上,他几次被徐宴当众驳得哑口无言。不过蒋烨此人有意思,不仅没有记恨徐宴,反倒以徐宴为挚友,对他十分推崇。
严毅就不必说,徐家的老熟人。当初徐家还在金陵梨花巷子之时,两家比邻而居。严毅为人虽低调,但学识扎实,颇有城府。严家一家子是去年六月份入京,如今一家三口就住在城北。两人在天下书局碰过几次面,由于彼此的学业都十分抓紧,倒是未曾上门。
徐宴眸光幽幽的,只挑了些两人众所周知的事情说给禹王听。
索性禹王此行并非是来打听这两个人,真要了解蒋烨严毅,他自有渠道。此时在徐家坐了一会儿,不得苏毓的点心送过来便已经起身离开。
临走之前,他不忘拍着徐宴的肩膀丢下一句:“好好考虑。”
徐宴躬身一礼,目送他的马车离开。
日子一晃儿就过去,春风一吹,杨柳抽枝,又是一年暖春。
这几个月里,除了莫聪几次上门以外与徐宴关起门来详谈以外,徐家倒是显得门庭冷落。徐宴几乎没有出过门。每日除了温书,就是在陪孩子逗趣。毫无旁人那般头悬梁锥刺股的紧迫,显得十分从容。
不过这般也正常,他读书本就刻苦。十几年下来,功底扎实。书中的东西他早已滚瓜烂熟,文章也做了不下几千篇。各种难题,在白启山老爷子三日一题的鞭笞下,早已熟能生巧。日常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不过是为人自律罢了。
四月初,殿试如期举行。
经过这一次会试,苏毓对徐宴的殿试已经完全丧失了紧张感。原以为她的出现,蝴蝶效应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