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是有粮食可以顶得住的,但是匈奴没有,他们需要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也需要为之后的战争做足准备。
这是匈奴休战的原因。
而大汉休战的原因则是更加简单——在这一年间,大汉内部的诸侯王势力又有些开始不老实了,中央朝廷需要调遣一部分的兵力用来镇压他们,而对付这些诸侯王最管用的人也必须是在长安。
“官渡侯”。
第一任官渡侯、第二任官渡侯、以及上一任官渡侯杀出来的威名,让那些诸侯王听到官渡侯这三个字便觉着心中发颤。
而此代的官渡侯并不擅长军事,所以也就只能够让官渡侯加上庆侯一起留在长安,以此来镇压诸侯王了。
虽然效果没有原本的几代官渡侯好,但也足够用了。
于是,武帝十一年的冬天,也在这种和平安宁的生活中缓慢的度过了。
....
....
武帝十六年,国子监。
“嘿,你听说了吗?祭酒要在中台讲学!”
一个国子监的学子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他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感慨的说道:“这是祭酒成为了祭酒之后第一次讲学吧?”
旁边的那个学子也是微微点头:“不错,当年陈公在中台讲学,引起了长安城内外的轰动,就连当时的儒家大儒董仲舒的弟子也甘拜下风,而又因为董公身体的缘故,不能够在当时来到长安,于是陛下便下令,以令陈公为祭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