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苏奶奶打了声招呼,出去帮大伯娘做饭去了。
苏奶奶也想去搭把手,但是几次走到门口,又回来了。
苏卫东大概看出奶奶的不自在,就拉着老人的手,让她讲讲滨河市内现今的样子,老太太怜惜大孙子出不了门,果然特别细致的讲起了这次去滨河见到的些微变化。
苏慧兰在旁边凑趣一般时不时添上几句,倒是把两兄弟都给听住了。
直到四点多,天刚一黑下来,苏大伯就进屋把煤油灯点上了。
自制的煤油灯很粗糙,用的是那种老式的墨水瓶子。先在瓶盖上钻一个窟窿,再用薄铁片卷成的一截铁皮筒,然后搓一条粗一些的棉线塞进小铁皮筒里。
等用的时候,先往墨水瓶子里灌入煤油,再把小铁皮筒顺着瓶盖上的窟窿插进去,让底端的棉线浸在煤油中,等整个铁皮筒里的棉线都被煤油浸透,露在铁皮筒外面的那截棉线就是能被点燃的灯芯。
苏大伯家这盏煤油灯大概不常用,墨水瓶子上落了不少灰,苏大伯还特意擦了半天。
这时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苏卫阳放了炕桌,开始端菜。
这顿晚饭格外丰盛,有炖羊排,红烧羊肉,酱焖鱼,土豆炖兔肉,还有两道凉菜是凉拌羊肝、哈红肠,最后一道羊杂汤,一共六菜一汤。
主食是白米干饭,还有中午志国大伯家送来的那一小盆饺子,苏慧兰只看了一眼就能确定这些饺子大伯家中午一个都没动。
因为没什么装菜的碗盘,大多菜只能用木盆凑合装,就显得桌子上满满当当,格外有气势。
苏卫阳悄悄告诉苏慧兰,家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了,苏慧兰看着他有些激动的脸,心里却有些发酸。
饭桌是长方形的,竖着摆,底下刚好能容纳苏卫东的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