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乔贤弟有些问题请教。”
乔光远也知道这些有本事的人都有些怪脾气,因此也没有见怪,自己虽然能把人请来,但是能不能留住还要看自己儿子的真本事能不能镇住这两个人,因此老爷子和老夫人连同白宽和乔成都离开了。
乔宇和唐赵两个人对面而坐,赵宝轩首先发问了:“乔先生,你认为该怎么改变现在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呢?”
“赵先生的问题太大了,回答起来也太难了,自清朝起中国就已经开始落后了,算起来已经有三百年,中国如今不只是工业落后,更重要的是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组织方方面面全部落后,想要重新强大起来,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希望,不过毕竟有西方工业化作为参照,中国想要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还是有希望的,不过要有整体规划,先从轻工业开始,然后是重工业,先引进,然后模仿,最后再创新,工厂好建,人心扭转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关键的不是说,而是做,从维新变法开始,中国说的人太多了,做的人太少了,就比如现在的新政,要是真正能把新政的内容落实下去,国家足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而不是现在不死不活的样子。”
赵宝坤和唐逸升都留学美国,学成本事回来,踌躇满志想要一展身手,不过他们实在是受不了清廷那种衙门作风,扯皮拖堂,效率让他们绝望,足足蹉跎了数年,根本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乔光远来信希望他们前来帮自己儿子办工厂,两个人才来到重庆的,他们当年能够顺利出国还是靠着乔光远帮忙,两个人也是存了报恩的心思。
但是现在一听乔宇的言谈才开始敬佩这位年轻人,现在的中国有几个人能够清楚的看出发展工业的途径?又有谁能说出“中国说的人太多,做实事的人太少。”?这句话正好说中他们在衙门里的感受,推诿扯皮,就是不办实事啊。
两个人顿时对乔宇刮目相看,赵宝轩又追问了一句:“乔先生以为我们可以效法哪个国家的工业之路呢?”
“无论西方列强,还是日本人都与我们的国情大不相同,因此上中国要想发展工业,必然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如果非要说学习谁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