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而且号满载排水超过了两万五千吨,舰载机数量能达到八十架,这已经可以和英国航母抗衡了,虽然军舰旧了一些,但是还是能够参战,一艘有战斗力的航母和一艘纯粹的训练舰完全是两个概念。
里宾特洛甫得知中国的慷慨之后,高兴的发疯,急忙向柏林报告了消息,希特勒也连夜召集身边的亲信要员,一同商讨此事。
中国这么大方可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有着众多技术要求,比如德国要向中国提供六款机床的核心技术;还有德国要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中国建造一座万吨级的锻压机;另外还要电子技术等等,加起来不下二十余项。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锻压机,这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中国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通过犹太人获得了一大批资料,但是由于中国技术储备不足,最终也只建成了一座五千吨的锻压机。
至于万吨级别的,以中国的技术水平还难以达到,这种东西技术要求太高,在二战之前美苏两国都没有,中国想要建成不得不倚重德国的技术,在乔宇看来技术远比武器要重要,战场上有多少武器都是消耗品,而有了技术就有了连续生产的能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补充。
用一艘航母换来这些是很合算的,当然这些技术交换之后协议的一部分,德国还要付出两亿美元用来购买号。用这样的价格购买一艘老旧的船只,怎么算都有些昂贵,不过德国高层此时却是欣喜异常。
“尊敬的元首,海军方面认为不论花多大的价钱都要把号弄到手,德国只要拥有了一艘航母,英吉利海峡就不再是天险,我们岸基飞机还舰载机配合起来。就能够掌握制海权,登陆英伦三岛必然变得十分容易。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航母封锁波罗的海,甚至轰炸列宁格勒,这些对于德国有着重要的价值!”
邓尼茨简单的畅想了一下航母的用途,希特勒的确对于技术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或者说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也很快意识到了航母的价值,不过随即希特勒也产生了一个疑问。
“航母如此重要,卑劣的英国佬一定会阻止德国拥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