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中美的支持,加上苏亮拥有举世无双的特殊体制,很快整个国家都变成了一个大兵营,所有俄国人的力量都凝聚到了一起,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彻底摧毁纳粹德国。钢铁洪流重新组建起来,远东的士兵都被调到了莫斯科前线,一番鏖战下来,苏联人虽然损失了上百万条生命,但是他们成功的挡住了德国的锋芒,保住了莫斯科。
希特勒攻击失败之后,不得不选择了斯大林格勒作为突破点,他希望征服这座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同时拿下苏联西南的丰富资源,特别是高加索地区的油田,滋养第三帝国干渴的战争机器。
裕仁已经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了德国身上,只要第三帝国还能凶猛如初,日本就能够摆脱糟糕的处境。
对于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不只是日本在关注,中美等国也都十分瞩目,德国的法宝就是闪电战,失去了速度第三帝国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莫斯科苏联人已经赢了一回,如果在斯大林格勒再赢一次,德国就会面临彻底失败的命运。
在这场决定命运的会战初期,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再度出现了判断失误,他们认为德国的攻击重点还会放在莫斯科方向,因此苏联将重兵集群放在了莫斯科,西南方向的防御力量相对较弱。
德国人的攻击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针对斯大林格勒,一个是针对高加索的巴库油田。在战争初期德国人顺风顺水,曼施坦因成功消灭了克里米亚的苏联军队,俘虏了十七万苏联士兵,使得苏联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预备队消耗殆尽。
另外苏联由于错误估计形势,在西南方向还主动发起了攻击,在主动发起的哈尔科夫战役之中阵亡七万五千人,另外有二十四万人被俘,损失坦克超过1249辆,火炮超过两千门。
这场失败的会战毫无疑问在表明苏联军队目前还不具备主动攻击的德国的能力,两军在作战能力,战役组织上面有着巨大的差距,苏军要想战胜德军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
德国凭借着胜利的雄风,再度拿到了战略优势,并且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发起了猛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