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程度比当年满清屠城还要甚。这么干的代价虽然很大,但是效果很明显,那些大地主被杀后,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极大的缓解了土地兼并冲突,同时那些大地主的产业纷纷被湖广派收编,成为这些新贵的摇钱树。
马明远经此一役,在朝中威望大增,同时在湖广派中越来越多的人投靠到马明远门下。就连马明远的死对头佟养甲,现在也不敢当面反对马明远。
但是正应了刚才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楚党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马明远虽然势大但是也不是谁都听他的,最起码马家老大马济远就反对马明远的新政。
这倒不是马济远是保守派,马济远倡导的是温和改革,用一代到两代人的时间,将土地兼并这个顽疾解决掉,这样也不用死那么多人,还可以缓解国家的危机,这样不好吗?
当然和马济远有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其中马济远的天启二年同学会中大部分都是这种主张的拥护者。这些人在崇祯年间都是各省的中低级官吏,具有很强的基层行政经验,这些人知道大病将好千万不能用重药,弄不好病人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挂了。所以这些人都拥护马济远的主张,用相对温和的手段赎买地主手中的土地。
在神武四年朱宏三远征贵州,将朝中事务交给马济远来处理。马济远在皇帝不在家这几年稳步推行温和新政,在南直隶很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朱宏三回来后十分不高兴,朱宏三恨不得一天建成罗马城,那里还能等到用一百年、一两代人的时间缓步推行这种新法?再加上马济远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得罪了楚党当权派,所以马济远自然被皇帝贬官回家,温和新政也就停止了。
马明远虽然回家了,但是朝中他的天启二年同学会实力还在,这些人很是看不惯马明远的激进政策,所以在暗中都在积蓄力量,想要重新将内阁话语权夺回来。
方逢年就是这件事的具体操作者,现在新政已经推行开来,马明远对皇帝的作用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同时因为朝中为桂王朱由榔正名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太子还被皇帝斥责,作为太子老师的马明远必定丢失圣眷。这也是天启二年同学会的好机会,只要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