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元子你看怎么办?不用担心,今天这个屋中就是你与朕君臣二人,有什么情况你直接说出来即可!”
得了皇帝的指示张家玉开始发表长篇大论:“陛下御极三十年,武功极盛,民间百姓也得到了休养生息,挑选那个皇子让陛下的治国理念得以延续才是最重要的!”
张家玉跟随朱宏三最久,他知道这位皇帝喜欢听什么,当然最喜欢听拍马屁。其实张家玉当了八年的帝国大管家,那里不知道现在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建国这三十年战事就没停过,帝国财政已经快被军事拖垮,每年财政收入有七千万银元不假,但是每年花在边疆战事上就要一半,这个国家在这么下去就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帝国边疆常年有二十万士兵在战斗,印度还算可以,毕竟现在印度也有四五千万人口,恒河平原还是产粮区,所以印度战事还算收支相抵。可是张家玉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在西北用兵。出了玉门关就是一片沙漠,那里的人口稀少民风剽悍,同时因为根本没有基础设施,帝国军队的补给全凭从中原内陆运来,国家实在支撑不住了。
如果马明远等权臣还活着必定不会同意皇帝这么干,但是皇帝将所有反对者杀个精光,用他坚强的意志将西北战事坚持了这么多年。不过张家玉作为大管家知道,西北战事不结束是不行的,现在国家表面一片繁荣,可是民间八成的财力已经被抽调一空,在这么搞下去国家会出乱子的。
国家成了这个样子,张家玉作为大管家自然心中着急。但是张家玉比马明远聪明就在于这点,他不会当着皇帝的面子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委婉的从侧面点醒皇帝,就是皇帝不听张家玉也不会不依不饶,反正国家是皇帝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也是张家玉从神武十五年开始能躲过历次清洗的原因之一。
张家玉先说了一段废话吹捧皇帝,然后才说道这个接班人要挑选延续皇帝你治国理念的人。张家玉知道皇帝绝对不会对民间的情况一无所知,这个皇帝手中握有锦衣卫,必定掌握民间种种动向,所以张家玉赌的就是皇帝也有反悔的意向。
张家玉真的赌对了,朱宏三来自后世,这世也不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