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为期两周的集训是为了选出四名国家队成员,
代表华国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bo)。集训期间,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按照国际竞赛考纲还有考试流程,
每天对大家进行理论还有操作的测试,
按照综合成绩打分,
并查漏补缺。
当然,
除此之外,
国家队成员还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毕竟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临考反应要是剧烈的话,
也是不行的。但是加入集训队的考生,哪一个不是初赛、复赛、决赛还有选拔赛里一步步走过来的,基本是没有以上问题的。
至于其他关于什么非生物知识基础、思想作风、道德品质什么的,
也不可能侧重要求,
一个人道德思想好不好,难道还能在两周里给你看的清清楚楚?
就连英语,
也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因为到时候考试会根据国籍发试卷,
除了某些专业术语,
华国的考生看的都是方块字。毕竟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参赛,
语种多了去了,也不是人人都学英语的。
负责给他们讲课的老师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讲师,
一位姓蒋,一位姓姜。两位年纪都在三十上下,
第一天先了解了大家的基本情况,
玩了一个快速问答,自然是从宋如一开始的。
一个人一个问题,十秒内快速回答,等到全部提问结束之后,大家才发现,每个问题涉及的都是不同的考点。前一个有关脱辅基酶蛋白,下一个就糖酵解。要说两个有什么联系,那也就都是属于细胞生物学范畴了。
一个老师提问,一个老师记录,每个同学轮过去,时间也只过了三十分钟,最后站在上首的老师拿过了记录好的表格看了一眼,笑道:“同学们基础都很扎实,只有四位同学没有回答出来。”
四分之一又是第三十名的那位浙东考生几乎要以头抢地了,他的好室友问:“你不是早就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