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传千古!”
只青史留名这个荣誉,就让所有人双目放光,甚至有人呼吸都急促起来,这些文士皓首穷经,他们或许不图财,不怕死,但最在乎名声,有人甚至拼了性命,就为垂名后世。
郗虑抬头怔怔看着杨彪,一副书呆子模样,疑惑道:“杨太傅,你这是?”
杨彪并不多做解释,回头看着众人,缓缓道:“君子六艺,传承至今,诸位学会多少?”
此言一出,又是振聋发聩,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六艺可不是简单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细分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庞统说的没错,班固说的更没错。
杨彪叹道:“众人注解,各有认知,遂有五经,只因圣人微言大义,文无对错而已。然则五射,五御,九数却被束之高阁,只因此间之难,非苦学真知不能领悟。今儒生避重就轻,去难取易,皓首穷经却只囿于前人之见,无异于闭门造车,穷极一生,不过是作茧自缚而已。”
杨彪的声音沙哑甚至有些中气不足,却如黄钟大吕,震动所有人,这番对儒生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而这番见识,显然也隐隐有宗师气度。
杨彪的预见并非无的放矢,到了宋朝之后,儒学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道枷锁,程朱理学更将女人捆绑起来,灭人欲之说简直是文明的倒退。
刘琦也有些意外,今日试探揶揄这些迂腐的书生,不过是为了打压士族气焰,方便推行接下来的新政,让他们少说话,做好分内之事。
但杨彪这一席话,必定让儒家掀起一场革新风波,想杨彪经历过十常侍、董卓、曹操之乱,在云波诡谲的漩涡中心活下来,虽然比不上孔子游历六国,但这番经历却是其他人没有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