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组、义工组等,既增长了见识,又从境遇相似的同伴处找到支持,来调节生活。
美国的主妇们,绝不是游手好闲的阔太,而是有三头六臂的职业高手。她们不依靠老人,凡事亲自搞定,能量之大令人咋舌。但见放学时间一到,一辆辆面包车或suv载上孩子疾驰而去,玩运动练才艺,连孩子恋爱都提供方便,更不用说带孩子去旅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不论公校私校,美国家长的参与度都极高,各种学区选举、慈善捐款义卖、文艺汇演、兴趣小组、运动队、童子军等活动,甚至课程设置、师生关系,都由这批斗志昂扬的母亲出头张罗。我一边跟着学习,一边干点技术含量低的活,像跟班跑腿、摇旗呐喊什么的。
美国《财富》杂志做过一项研究,把全职妈妈所承担的工作按照社会职能划分成保姆、厨师、司机、老师、教练、园丁、维修工、清洁工、ceo、销售、法官、律师、采购、助理等,集主仆于一身,以中等工作量消费水平换算,折换成年薪是12万美元。
亲身体会过才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当全职主妇丝毫不比上班轻松,很多时候甚至更累。因为工作是与成年人打交道,更有逻辑和体系,而家务的特点是繁杂琐碎,无休无止,难于掌控。这对我是个磨炼心智的过程,还要把自己打造成德国人转世,凡事学得统筹计划,不敢马虎。
作为华人第一代移民,我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与本地人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在职场环境中尚不容易被察觉,只有在邻里、学校、教会、政府等社区里才看得明显,才更能构架起新的认知模式,很好地去理解这些不同。
社会上对居家主妇有个流行的负面看法:与社会脱节,我不以为然。因为离开成人的世界,并不等同于隔绝于社会,只是投身另一个社会—未成年人的而已。尽管自己不再做弄潮儿,但为下一代创造了安全的栖息地,同时也能发展个人长处,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况且当今各种通讯手段很发达,使得站在家门口放眼全世界也稀松平常。而每天上班的人,如果只是按部就班机械简单,不一定不脱节。所以不思进取并不是全职妈妈的标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