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她最好先接触一下,但见她决心已定,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新生小威也转自一所美国公校,但自从到来就每天躲在房间,极少与人交流,也不参加任何活动,吃饭更是挑肥拣瘦,后来竟发展到只以昂贵的营养饮料为食。h太太接待“小留”坚持分文不取,仅这一项就搭进去很多钱。
生活上任性也就罢了,小威学习也很差,第一阶段考六门课得了一个b,两个c,三个d。学校专门开会,六位老师、辅导员、玛丽修女和h夫妇全部出席,讨论如何帮助他。可惜学校安排的免费辅导他经常缺席,h太太请来的私人教师对他也无计可施。很快,他早晨干脆连床都不起,分摊的家务更指望不上。最要命的是他整宿地打游戏,已经完全失控。毫无悬念地,第二阶段的测试连b都没有了。
h太太痛苦地意识到,小威不该在她家浪费时间,可每次提起都被他搪塞回去,无奈之下她请我帮忙跟小威的家长交流一下。电话那端,威妈表示小威一贯被老师夸为“免检产品”,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希望我们严加管教。尽管很不习惯,h太太仍按照威妈的意思,让小威在餐厅学习,以便监督,可依旧无法阻挡他痴迷游戏。
于是,h太太只好没收了小威的电脑和手机,但他强行借用小冬的,甚至到了骚扰的地步。结果自然是期末成绩的全军覆没。而威妈那边,明知孩子在荒废学业,但以回去没有学籍为由,坚持让他留在美国。
我跟小威谈了谈,发现这个16岁的男孩有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狡黠,不论我说什么他都不置可否。h太太也忧心忡忡地告诉我由于管得紧,惹得他很恼怒,眼神中充满乖戾,她都不敢单独跟他待在家中。最让她不解的是,如此不成熟的孩子,为什么父母会送他到陌生的国度来,明知情况不妙还听之任之,如果这不算遗弃那什么才算?
可惜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家长也许不切实际地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也许出于攀比心理人云亦云,也许死马当活马医,谁知道呢。h太太在意的是结果,可有人要的是感觉,毕竟面对现实太难,而否认和忽视则容易得多。所以即使问题重重,小威也拒绝离开,坚称非芝加哥大学不上,却仍以打游戏为业。学校希望他主动退学,威妈一味为儿子开脱,更奇怪的是,h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