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一路颠簸,真是辛苦你了。”庄前鼎见到徐瑾渊,快步上前扶起,心中同样有些激动,一是见到熟悉的人,二是来人乃是徐瑾渊。
能让庄前鼎留下印象的清华学生,已经算得上优秀学生,而徐瑾渊则是庄前鼎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位学生之一。
天赋顶尖,才华顶尖,学习极其刻苦。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庄前鼎记住。
徐瑾渊创造了一项记录,那就是从进入清华园到获取硕士学位,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凭一己之力仿制了一台法制车床,成为当时机械工程系学生的天花板级存在。
天才之名,在徐瑾渊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余华算是庄前鼎学生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那么徐瑾渊就是‘前余华时代’的三大天花板。
至于其余两块天花板,一块名为方强,另外一块名叫王崇。
庄前鼎给三人都写了信,但却不能保证三个人都能来,徐瑾渊的到来,让他尤为高兴。
“不辛苦。”
徐瑾渊摇头,环顾四周,话锋一转,直入主题选择进入打工人状态:“教授,我想知道给我安排的工作是什么。”
“你还是老样子,好,我也不卖关子,目前我们主要在军工局工作,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执行战时生产计划,涵盖兵工生产和重工业,首要任务为建立各类工厂和大批量生产质量可靠的武器弹药。”
听到徐瑾渊这番满是直性子的话,庄前鼎笑着摇头,简单介绍军工局大致状况之后,抛出问题让徐瑾渊思考:“关于军工局详情稍后你慢慢了解,现在给你安排的工作有两个,一是进入40毫米防空炮项目,二是进入105毫米榴弹炮项目,你选一个。”
40毫米防空炮?
105毫米榴弹炮?
徐瑾渊明显愣了愣,有些懵逼,他原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从事机械工程研究,哪想到实际情况竟会如此生猛。
当然,生猛归生猛,可他丝毫不怵,所谓火炮在徐瑾渊看来无非就是拥有一根大管子的无动力机械设备而已,本质上与绝大多数机械设备有着相同的工作原理。
现在问题来了,选哪个?
“我选择105毫米榴弹炮项目,中华火炮性能落后,太原兵工厂所生产的105毫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