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她意,这样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下工后,发现连队的宣传栏上贴了告示,一大堆知青围在前面,看过的人奔走相告:“团里需要医生,维修员,技术员,现在要选拔出一批人去哈市培训。”
第103章
落英似乎能看到整个连队上空沸腾的兴奋,
大家走路都像是在飘着的,言谈中也是畅想着要是自己当上了什么什么。
看得出天天喊着扎根农村就是一句口号,
喊完就算,毕竟没有人真的想种地。
“走,快去报名。”蒋琴拉着姜淑敏和落英往连队办公室走去,生怕去晚了人家就招满了。
哪有那么简单,第一步要报名,然后连队连进行初步的考试,最后去团总部进行复试。
他们7连属于三团,
位于小兴安岭北面,
紧邻黑龙江,
一共6个营36个连队,
团长李新生。
生产兵团的作用就在这4个字,又要生产又是后备兵。平时保卫边疆,战时是后备兵源,还要开荒戍边。
知青的身份是半农半兵,
按落英的想法,有点像是古代的军户,
如果没有后来的政策,这些人真的会成为军户。
整个黑龙江兵团足足有几十万人,能来这边都是经历过严格的审查的,
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关系才能来,
毕竟这里是军队,政治一项就得合格,同样待遇可比下乡的知青强多了,这里还会发工资。
“我们要是能借此机会调到场部就好了。”蒋琴说道。三团的前身是一个农场,
很多人习惯的称团部为场部,进场部意味着去了团里的大本营,接触的人也不一样,对刚来这就已经了归心的人来说,场部的各种机会要更多些。
今天的午餐土豆片烧肉,酸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