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八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传说中黄帝手下一个叫力牧的臣子,驯养的是虎豹之类的猛兽。自然,力牧那样的是个别例子,不是什么人都能驯养狼虫虎豹的,更多的人驯养的还是草食动物。
人族驯养的草食动物中最受欢迎的有两种,一为羊,二为牛。前者在人族半农耕半游牧的时代是人族的主食,事实上,在华夏族完全转变成农耕民族前,羊一直是人族的主食;至于后者,牛吃苦耐劳,负重也大,很适合拉车。
益驾的就是牛车,牛是子娴在山林里捕的山牛,负载比寻常家牛更大,也因此才能将一人一蛟从东海之滨拉到雷泽来。
益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不重,重的是拴在他腰上的凶蛟,重也就算了,凶蛟还时时刻刻想着吃了驾车的牛。刚离开孤竹部落时,益乘的车是四马拉的,但半路上他一个不留神,四匹马就连骨头都不剩了,凶蛟用事实教导了他一个词:吃马不吐骨头。
有了第一回
的经历,益也长了记性,一直盯着凶蛟防止凶蛟把山牛也给吃了,一路精疲力竭的来到了雷泽。
一到雷泽,益就把牛给卖了,换了十几只羊回来烤,烤熟一只就塞一只到蛟嘴里,喂饱蛟这是他的第一要务,原因?
离开了孤竹部后,益便失去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而蛟的胃口很大,又只吃肉,不肯吃干粮,这一路上就没怎么吃饱。两天前益一觉醒来的时候饿得眼睛发绿的蛟张着大嘴,牙齿正扣着自己的脖颈,从脖颈上的口水可以判断:蛟扣着他的脖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蛟进食速度很快,离开孤竹部时碰到了几个强人剪径,蛟只用了一盏茶时间就吃了,一口一个吞下去的,连骨头都没吐一根出来。发现蔓延的口水后益便知道自己暂时没有生命危险,而是摸了摸蛟的脑袋:“你想吃了我?”
蛟纠结异常的盯着益好一会,最后伤心的离开了益的颈动脉。
益不是血食,不能吃。
尚未开启灵智,生而凶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