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声名狼藉,几成公敌了。
子娴加餐,
伯益也在摸索自己的职责,曾经走遍华夏山河的他见过很多的东西,都给记了下来,如今治水,
仍旧将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在整理中,伯益想起了很久以前见过的一种可以在低洼处耕种的植物,植物的果实是可以食用的。
伯益将名为水稻的植物找了来教先民种植,让先民得以旱涝保收粮食,旱时有粟,涝时有稻。
总的来说,治水工程每个人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毕竟做为陆地生物,没人喜欢自己的家隔三差五被水淹一回,然事实往往不如人意。
鲧治水三年,无功,帝舜诛鲧于羽山。
鲧的治水法子是就一个字:堵。
后世人都知道堵不如疏,可远古的先民却不够清楚,刚刚决心治理浊水的先民治水经验并不丰富,一切都还在摸索中,因而采取了比较熟悉的法子。人族原本居住的都是小河,也有闹水灾,堵一堵就能解决,因而将这一招套到了浊水上,但浊水不是小河,是万里大河,结果可想而知。
帝舜一怒之下把鲧给杀了,第一次全民总动员的治水以失败告终。
堵的策略失败后,浊水大泛滥,很多河水都是浑浊的,前脚饮用,后脚找巫医救命。
伯益每日饮用的水都是用布帛过滤的,但并非每个人家里都能奢侈的用布帛过滤水,伯益颇为头疼,不管是做为共主的重臣还是做为部族的继承人,他都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伯益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水源,而给他提示的是子娴。
子娴原本生活在海里,天天泡水里,藻类植物和贝壳都在她身上搭窝了都没感觉。可与伯益一起生活后,就算不天天洗澡,也要用刺猬的皮和刺做的刷子刷一刷身上的鳞片,免得鳞片里面藏污纳垢。伯益对第一次给子娴刷澡的记忆犹为深刻,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甚至鳞片的缝隙里还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