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出晚归寻找货源和投资,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他每日愁眉不展。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
下游的几个客户也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他资金链断裂的消息,退回了积压的货物不说,还中断了和他的合作。等于是说,上游断货下游不再回款,庄能飞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了。
何潮也坐不住了,每天出去帮庄能飞打开市场,国外的客户已经不再信任庄能飞,庄能飞拿不到不一手货源,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只能从华强北试试运气,看能不能打开渠道了。
何潮一早就来到了华强北。
97年的时候,华强北还远不如后世规模大品种多,当然,也和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电子产品有关。
来深圳三个月了,何潮还是第一次来到大名鼎鼎的华强北。
对于华强北的历史,酷爱数码产品的何潮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华强北是深圳的名片,是深圳人的记忆,甚至可以说,是许多深圳人的少年和童年。深圳人一说起逛街吃饭,一说起请朋友转转,一说起约会,都会想起华强北。第一部手机,第一件时髦的衣服,等等,华强北在许多深圳人的心目中,是青春,是激情,是时代的旗帜。
1985年,电子工业部决定在深圳成立办事处,为了市场化运作整合分散的小电子企业。1986年正式成立了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后更名深圳赛格集团公司,由此揭开了华强北和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辉煌的篇章。
华强北的前身是上步工业区,当时成立时并没有太长远的规划,直接沿线划了一道直线,就成为了日后全国闻名的华强北。80年代时,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因紧邻香港的便利条件,决定上步工业区主打外向型加工业。
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由香港向内地转移,华强北成为第一站。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华强北逐渐成为了深圳市中心,地价上涨让华强北迅速升级为电子元器件的批发中心、集散发中心,华强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