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了。”王阿姨推开何潮,又手脚麻利地拦住了冲过的和仔,不让和仔靠近何潮,扭头对何潮继续说道,“何潮你快走,和仔他们每天跑物流送货物,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儿,有时受到了客户的骂,心情不好……”
物流?送货?何潮一下抓住了什么,眼前一亮,一个强烈的念头突如其来!
在香港回归前,深圳因为紧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不少人从香港偷带货物入关,转手一卖就可以赚取巨额利润。当年有不少走私客靠夹带水货入关大发其财,并且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就连当年翻过铁丝网到香港一侧耕种自己土地的村民,许多人也因此发家致富,盖起了小楼买到了汽车。
即使是现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如此繁荣,也是得益于和香港近在咫尺之故。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制造业、金融业都十分发达,但随着产业升级,香港的制造业都开始向深圳转移,深圳因此得以繁荣。
但香港只是向深圳转移了低端的制造业,高端制造业以及最新的科技还有金融命脉,香港还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所以不管是电子产品的货源还是电子加工厂以及制造厂的技术和设计,许多时候还需要从香港得到模版、技术或是图纸。
于是就催生了另外一个职业——送货客。
和水客不同的是,送货客往来在深港之间,是为有需求的客户带图纸或是送模型。比如香港一个客户需要一批电子元件,会委托一人带着电子元件原版过关来到深圳,交给深圳的制造商,制造商生产出来样品后,再由送货客过关回香港,让客户验货。客户满意的话,下单生产。不满意的话,继续返回深圳修改。
除了样品之外,代送信件、转单以及大宗货物的业务也很多,每天往来深港之间的送货客,保守估计也有上万人之多。
早年香港的送货客是每单几十港币起价,大多是散兵作战,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后来有深圳的人成立了公司,利用规模效应对付散兵游勇,并且压低了价格,很快就抢占了市场。
香港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