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无数人预测,小灵通还会再有1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口基数过大,6700万的小灵通用户显然不是最终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小灵通用户的最终数量会在5亿左右,乐观估计要有7亿以上。
但何潮和江离对此却持不同看法,小灵通用户的增速已经明显减缓,手机用户的数量在明显上升,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手机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小灵通顶多还有3年左右的增长周期,然后就会逐年下降。也就是说,小灵通最多能有1亿用户就不错了。
在何潮看来,随着手机资费的下调以及手机价格的下降,再加上百姓收入的提高,小灵通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无法接受了,而且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也有意推动手机的发展而不是小灵通,会有相关政策上的限制,小灵通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
周安涌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小灵通至少还有10年的增长周期,以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计算,小灵通低廉的价格以及平均十几元的资费,完全符合国情。他决定继续下注小灵通,并且希望何潮也不要过于看好手机市场,手机是比以前普及了,和电脑一样,进入了不少普通百姓家庭,但离人人拥有一部手机家家一台电脑的场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
何潮却认为周安涌一是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二是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初见曙光即将来临了。和智能手机相比,小灵通犹如大哥大老古董一般的单一功能,将会成为严重制约小灵通被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
第一台智能手机的出现,比大多数认为的要早得多。许多人认为2007年在苹果发布会上,乔布斯从口袋中拿出了第一代iphone为智能手机的开端,其实不是。也不是诺基亚于2004年7月推出的塞班系统的7610,而是1993年就问世的ibin(西蒙个人通讯设备),由ibbellsouth合作制造。
ibin虽然早在1993年就生产出来,却已经是集移动电话、个人数码助理、传呼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