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在小灵通市场上的成功,三成的第一款手机销量也算可以。
实际上三成并不是最先杀入手机市场的国产品牌,七合更不是。在当年还是功能机的手机时代,学高品牌称得上是一位王者,毕竟学高是唯一一个有中科院背景的第一代国产手机生产商。在手机还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年代,学高手机主打体育营销路线,不光赞助英超球队埃弗顿,还把一位中国球员送到了埃弗顿。一时间体育热情混杂着民族情节,让学高手机知名度大增,随后都转换成了购买力,学高手机风光无二。
只不过后来三星手机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提出让学高为三星代工,学高选择了捷径,开始贴牌生产三星手机,久而久之丧失了自身的原创性,销量愈发下滑,后来也就销声匿迹了。
学高集团原本是一家发源于广东省的乡镇企业,最开始时从1984年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纯国产技术冰箱的标签加上优秀的质量以及较为早期的品牌意识,学高冰箱一时成为市场的宠儿。
风头最盛时,甚至通用电气都想入股学高,不过被拒了。
但是学高的问题在于体量太大,尾大不掉,冰箱、手机以及各种小家电,都有涉及。体量上去了,知名度有了,但学高集团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内部结构,内部政企不分,股权纠纷不清,挪用贪污问题严重。混乱的管理让学高由盛转衰,亏空越来越多。
2004年时,三成品牌的手机在市场上日渐成熟,虽然还没有成为数一数二的主流品牌,也算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销量和知名度在缓慢提升中。学高由于为三星代工,新推出的机型市场反应冷淡,为了提升品牌口碑,学高开始对三成进行攻击,声称三成的设计和功能抄袭了学高,要向三成索赔。
三成的手机比学高的新款手机还提前半年上市,学高方面就辩称三成是在设计阶段就抄袭了学高的创意。事情一时闹得沸沸扬扬,背后有没有大老板、张辰甚至是周安涌的影子,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何潮和江离商定了一个反击之策,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翻身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