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何潮最终同意让儿子在香港读书,条件是争取考上北京的大学。江阔也答应了,只要儿子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她不阻拦。何潮之所以后来想通了,也是清楚一点,等儿子长大后是不是按照他或江阔的意思去上学,还未可知。因为孩子长大后必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他当年一样。
尤其是儿子,独立性更强一些。
与其现在纠正未来可能无法做主的事情,不如留待以后再说。人生有太多不可预知的未来,何必为未来的事情烦恼?
眼下烦恼的事情还多得数不清。
先是利道的事情。
原本何潮定下利道继续走高端发展路线,要建立中转站以及购买飞机。现在的利道拥有自有车辆8000多辆,员工10万人,自建直营网点1300多家,俨然已是一个庞然大物。
当时开会时,江阔没在。江阔回来后,听说了何潮的设想之后,提出了反对意见。她的想法是,利道最好高中低端全部涉及,不能只走高端路线。她还建议将利道分成两个业务线,利道速运和利道快递,速运主要承接高端客户,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承接大件和小件单子。快递主要针对中低端客户,运输方式以陆运为主,只承接小件单子。
江阔的划分思路,何潮也赞成。等于是速运主要是针对高端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主要战场是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副省级和省会城市。而快递下探到普通的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个人客户,以三四线及以下的客户为主。但现在利道已经树立起了高端形象,再进入中低端市场,有可能会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弹,以及个别消费者的抵制。
一般何潮的决定,在利道都会顺利通过。但这一次,包括卫力丹、郑小溪、高英俊等在内的利道几个联合创始人,都赞成江阔的意见。就连周安涌也举双手赞同,并且建议何潮将利道拆分成速运和快递两家公司,到时可以两家分别上市。
正好此时一帆推出了大包裹单子的政策,市场反馈良好,为一帆赢得了不少市场份额。同时,一帆也效仿利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